黑豆又名橹豆、黑大豆等。黑豆具有高蛋白、低热量的特性,黑豆性喜温暖,耐高温,生育适温18~30度,播种法繁殖以颗粒大而饱满、色泽乌黑发亮者为佳。经典论述: 《本草纲目》:豆有五色,各治五脏,惟黑豆属水性寒,可以人肾。治水、消胀、下气,治风热而活血解毒,常食用黑豆,可百病不生。 《本草拾遗》:明目镇心,温补。久服,好颜色,变白不老。 《名医别录》载:炒黑豆热投酒中饮之,治风瘫口禁,产后头风。久食,好颜色,变白不老。 《本草汇言》:善解五金、八石、百草诸毒及虫毒。煮汁饮,能润肾燥,故止盗汗。 感官辨识: 整批黑豆综合的颜色,光泽,气味;种皮为黑色,子叶颜色为黄色和青色两种。 一般黑豆直径:(5.5mm—7.5mm)≥95%; 大黑豆直径:8.0mm上≥95% ,不完善粒率≤2.0% , 杂质≤0.5%(其中矿物质≤0.2%),筛下物(2.0mm)占比0%。 食用方式: 豆浆、炒黑豆、煮汤及醋泡黑豆等 配料建议: 黑豆主要用来做豆浆比较多,可搭配黄豆、黑米、芡实米、黑玉米渣、核桃仁、黑花生等做成五谷好豆浆,有益气补肾之功效。 适用/不适用人群/过敏源信息 适用/不适用人群/过敏源信息: 一般人均可食用; 《本草经集注》记载有:“黑豆恶五参、龙胆”。黑豆忌与蓖麻子、厚朴同食;黑大豆炒熟后,热性大,多食者易上火,故不宜多食。 以上内容为产品的科普知识,相关叙述不代表产品功效,仅供消费者参考和学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