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小米又称黍、糜子、黄米、夏小米,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,糯质黍多作以醇酒,非糯质黍,称为穄,以食用为主。原产中国北方,是古代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。照字典的解释,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,比小米稍大,颜色淡黄,煮熟后很黏。黄小米可用于煮粥、做糕、做米饭和酿酒。 经典论述: 《名录》:补中益气,健脾肺,清热愈疮。 《随息居包含谱》:补气,滋肾液,益肝阴,强筋骨,止渴,安胎。 《说文》:黍禾属而黏者也 《礼记·月令》:天子乃以雏尝黍 感官辨识: 色泽为淡黄色,颗粒较小 其它感官: 不完善粒:≤1.0% 碎米:≤2.0% 杂质: ≤0.5%,其中粟粒≤0.3%,矿物质≤0.02% 食用方式: 小米可蒸饭、煮粥、磨成粉后可单独或与其他面粉掺和制做饼、窝头、丝糕、发糕等,糯性小米也可酿酒、酿醋、制糖等 配料建议: 小米宜与大豆或肉类食物混合食用,这是由于小米的氨基酸中缺乏赖氨酸,而大豆的氨基酸中富含赖氨酸,可以补充小米的不足;红豆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粥食用。 适用/不适用人群/过敏源信息: 一般人均可食用; 小米是老人、病人、产妇宜用的滋补品,又称“月子米”; 气滞者忌用;素体虚寒,小便清长者少食宜。 |